找到相关内容218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帕奥禅师答:凡圣之间的效益如何呢?

    修行时,你能够暂时去除烦恼,这是世间的灭谛。与观禅心同时生起的所当中,智慧所就是正见;寻心所就是正思惟;精进心所就是正精进;念心所就是正念;一境性心所就是正定。再者,在禅修时你必须持戒清净,所以你也...将投入涅槃是正思惟;忆念涅槃是正念;努力领悟涅槃是正精进;一心专注于涅槃是正定;正语、正业、正命这三项圣道分则执行持戒的作用,圣者即使在梦中也不会违犯五戒之中的任何一戒,这些是出世间的八圣道分。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凡圣的效益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09195889934.html
  • 正确认识你的内心:顶果钦哲仁波切

    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,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的体认。所以,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。   戒律的实践,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,这就是教导的重点。没有持守戒律,无论...力量,我们也没有理由沦为念头的奴隶。   轮回与涅盘皆由心造。即使如此,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,它只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。一旦我们认清念头是虚空的,也就失去了蒙骗我们的力量。但是,只要我们把虚假的念头...

    顶果钦哲仁波切

    正念|内心|顶果钦哲仁波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13708325510.html
  • 六祖坛经的思想

    一边,“空”“有”是相对的。可是就六祖最受用的那句话而言,虽然叫它“无住”,但还是要有“”。这个在现象上是智慧,无住是不住于烦恼,虽不住于烦恼,但仍然有智慧。因为求见清净的佛性需要智慧,而...那才叫行一切善。的确,这种清净心就是无执著的智慧,六祖惠能听了  这句经文就开悟,也就是跟智慧相应。不过《金刚经》没有说到开悟之后悟的是佛性,开悟本身就是目的,这跟六祖所体会的有所出入。至于《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1540038.html
  • 上师相应法略

    ,因此,只要以纯朴的恭敬,热忱地祈求,不久之后,上师智慧的直接加持力就会传递到你的身上,加持你从内心世界深处产生不可言喻的殊胜的证悟”。为什么引用了敦珠上师的这段话呢?因为在这一点上,自己是...师相应法,同样可以成就。因为上师相应法具足了生成和圆满次第的一切功德。   三、如何修证上师相应法。   上师相应法的方便就在于:让上师放出的光芒净化行者的意识,让行者的意识融化在上师的智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744206.html
  • 《六祖坛经》的思想

    非法」。这是排除执著,不执空也不执有;执有固然是有,执空还是落於「有」的一边,「空」「有」是相对的。可是就六祖最受用的那句话而言,虽然叫它「无住」,但还是要有「」。这个在现象上是智慧,无住是不住於烦恼,虽不住於烦恼,但仍然有智慧。因为求见清净的佛性需要智慧,而对众生的救济也需要智慧,所以是「有」而不是「空」。若将这句话连著《金刚经》的前文来看,是说生了清净心的菩萨,庄严了佛的国土,等於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963968.html
  • 心灵的自由与解脱[文珠法师]

    积集而有,是真妄混合,染净交参。唯独坚实,是诸法实相,众生本性,不生不灭,永恒常住,纯真无妄。可惜众生缺乏智慧,无法运用始觉智,理解此超越时空的本觉理。由于迷而不觉,致使此纯真之,发生变化,染净混合...如来智慧德相,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。”楞严经亦言:“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,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,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”。证明妄想的思量及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文珠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73603486.html
  • 以平常心滋润慈善之树

    真有实效,来者不拒;至于捐赠者由此可能获得的种种好处,更应鼓掌欢迎,因为越多的人可以从捐赠中得利,慈善的可持续性就有越大的保障。古人曰“平常心即智慧”。心态一平和,焦虑少了,思路开了,智慧滋润之下,...就舆论汹涌上纲上线呢?更进一步来说,为什么慈善就如此牵动国人的?热闹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?   不管现代人关于慈善有多少种说法,捐赠或志愿行为本源上是一件很个人、很私密的事。慈善最本真的...

    顾骏

    |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19434228.html
  • 《心灵的自由与解脱》

    本性,不生不灭,永恒常住,纯真无妄。可惜众生缺乏智慧,无法运用始觉智,理解此超越时空的本觉理。由于迷而不觉,致使此纯真之,发生变化,染净混合,真妄交参,成为第八阿赖耶识的集起。再因第七识的思量,...迷信邪信的圣药,亦是自救救人,自利利他的良好方法。  (六)以智慧对治恶见  恶见,指违情逆理,不合逻辑的成见,偏见,包括邪见。是人生心理的错觉,能危害自他,可分为五种,佛学名之为五利使。  1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0540561.html
  • 禅心──以禅的智慧平息烦恼

    禅心──以禅的智慧平息烦恼  文/普真精舍住持见品法师口述 编辑部整理  禅,就是清净的  “禅者,佛之。”简单地说“禅”就是觉悟的;觉悟的,也就是“佛”;这念“”能够达到清楚、明白,就是...─发现烦恼,觉照──对治烦恼。所以,禅修静坐,不仅能修“止”,专注止于一处;同时也能修“观”,以智慧觉察妄想、烦恼,进而将妄想烦恼照破。  现代人生活忙碌,一旦静坐下来,才会晓得原来自己平时一直在...

    见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4447236.html
  • 智慧人生真富贵

    、开发,进而运用这一念清净的智慧;而我们则常为烦恼妄想左右,不能确实、清楚地掌握自,因此智慧忽明忽灭,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悟之间。  佛法告诉我们,有智慧就有光明,没有智慧的人生就如同在黑暗中,...是顿悟。渐修就宛如读书,从幼稚园到小学、高中、大学循序而上;藉由渐次地修正我们不好的习惯及心念,达到身心的清净,进而开启自本具佛性的智慧及慈悲。而顿悟则是,当下即是,当下契悟这念无言无说,绝言、绝虑...

    见箴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347561.html